一把壺的價值,大致包含幾個方面:
1. 工藝
精度;
2. 工藝
難度;
3.
壺型比例;
4. 制壺者
名氣(及刻繪);
5. 泥料。
精度就是工藝師做壺的態度。多拍幾下,多光幾遍明針,壺出來就會好很多,需要時間和精力;
壺型則是個見仁見智的事兒。嘴、把、蓋、鈕、身筒,按照美學基礎、黃金比例等設計,在經窯火燒制,泥料收縮后達到預想的比例;
名氣是一個故事,發財的故事,勵志的故事,高雅的故事,遺憾的故事…
想具體說一說
難度:
這是一把
朱泥美人肩。
她的難度有:
三段嘴:這意味著,這個嘴在
規定時間內要
從內部用不同的工具,掏空
三段。
細長把:為了讓整體的比例更好,美人肩的把非常
細長,極易變形;在從
濕坯到
干坯的過程,會變形
一次;在燒至的過程中,會變形
第二次。所以這要求留足留準提前量。
嵌入口:要求
兩層都要圓,而且
無法在第二遍燒至前
整口。成品率極低。但帶來的好處就是極佳的氣密性、美觀。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
朱泥:可以回憶一下,美人肩一般是什么泥料,沒錯,清水泥和段泥。為啥?一般的泥料,縮比8%;而原礦朱泥(未加任何其他原料或調沙)高達
22-25%!極易在燒制過程中收縮受壓變形,而且是
多個維度的變形。在一些接口處(行話叫泥門松緊)由于內外泥料密度不一致,又是個非??简炋崆傲康牡胤?,有一點不妥,輕則變形,重則泥片脫落。
朱泥是有信仰的泥。不過現在也有很多人通過很多超屌的化學或物理方法抑制朱泥的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