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eaece"></td>
  • 中國紫砂藝術研究院、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合作機構、宜興紫砂壺網
    首頁 > 知識庫
    “大亨掇只壺”離奇經歷,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后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時間:2017-1-17 9:43:01 查看: 5079
    邵大亨,清道光至咸豐年間江蘇宜興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約生于乾隆晚期,歿于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時,雖一壺千金亦不可得。清朝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壺),購選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現了大亨堅貞不屈的可貴性格。
     
    制壺以渾樸取勝,氣韻溫雅,代表作有《掇只壺》、《一捆竹壺》(南京博物館藏)、《魚化龍壺》等。在清代,他的作品已被嗜茶者視為珍寶,“一壺千金,幾不可得”。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中云:“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之慨。”
     
    其代表作“大亨掇只壺”,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沉,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體現了邵大亨精妙絕倫的壺藝技術。清朝高熙《茗壺說》云:“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饗者之譏,識者謂后來居上焉。注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谏w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趦群穸M,以防其缺,氣眼外小內錐,如喇叭形,故無窒塞不通之弊。”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宜興蜀山一潘姓人家(即潘氏第三代子孫)出現了這一珍品。潘家晚輩為了鑒別真偽,特請當時宜興紫砂二廠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來家鑒定。并在確系邵大亨真品時提出愿以一壺換取徐的上品兩壺(當時壺價并不太昂貴)。后來徐漢棠又將此事告訴師傅顧景舟。顧大師一見此壺,真是愛不釋手,稱贊乃是一件稀世珍品。之后,此事被潘家晚輩知曉,推故此壺不予調換,并立即取回收藏。
     
    1987年潘家晚輩要興建住宅,經濟拮據,不得已出讓祖傳的“大亨掇只壺”。許四海當時不失時機地以3萬元的高價買了回來,幾乎用去家里積蓄的全部。有人欲出7萬美元收購,破了半個世紀前英國皇家博物館以2萬美元收購宜興名紳儲南強收藏的一把缺蓋明代供春壺之記錄,但被許氏以“珍品到了收藏家手中,其價格就轉換為一種文化價值,出一百萬美元也不賣”謝絕。
     
    許四海曾任職上海公用事業學校,他把全部業余時間都放在搜集紫砂藝術品和紫砂壺的制作上,期間結識了著名的畫家和紫砂收藏家唐云先生。在唐云的鼓勵下,1984年許四海辭去公職,到宜興紫砂二廠工作。許氏以“門外漢”為印制作的紫砂壺受到海外收藏家的青睞,素有“江南壺怪”之稱。1985年在上海和當時紫砂二廠廠長史俊棠倡導成立紫砂協會、舉辦宜興紫砂民間收藏展覽,1987年9月25日建立中國首家自籌民辦的茶具陳列館—“四海壺具館”。
     
    現在“大亨掇只壺”珍藏于上海市郊嘉定經濟開發區的“四海壺具博物館”,他的離奇經歷終于告一段落。
    手機: 18016227399/18016227099QQ: 2406626811 1186569977
    手機: 18016227199/18019707155QQ: 2281726097 923592266

    莉莉QQ2406626811

    曉靜QQ1186569977

    晨晨QQ2281726097

    蓉蓉QQ923592266

    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淘寶主旺旺

    莉莉 18016227399

    曉靜 18016227099

    晨晨 18016227199

    蓉蓉 18019707155

    021-64325898 上海

  • <td id="eaece"></td>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四虎成人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久久伊人少妇熟女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