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藝術大師呂俊杰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名人,他不僅在紫砂壺界有高超的地位,還涉足影視、歌壇和禪學。他是一為善于跨越和融匯的能人,一位致力于“貴能深造求其通”的紫砂界的精英。
紫砂茗壺在明清以來早已是雅化的精英藝術了,標志性的現象便是清代“曼生壺”的出現。該壺以文人篆刻史上“西泠八家”之一陳鴻壽的表字得名,來源于能書善畫又精于金石的仕宦文人陳鴻壽與紫砂藝人楊彭年的成功合作,從而把實用而美觀的工藝品,進一步發展成富于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品。
上述合作的雙方,一方是熱愛紫砂工藝的文士,另一方是熱愛文化的藝人。他們的合作,既充分發揮了能工巧匠的技藝和宜興陶土的性能,又跨界地實現了工藝美術與詩書畫乃至金石的結合,通過器形款式的創造,鐫刻書法寫成寓意深刻的壺銘,注入了盡可能豐厚的文化積淀、生活哲理與審美感悟。不過,那仍然是傳統工藝與傳統詩書畫金石的跨界綜合。
近百年來,隨著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藝術教育從師徒制走向學校制,精英藝術由小眾的享有變成大眾化的轉變,某些實用美術開始了近乎純藝術的探索,早已雅人高致化紫砂壺特種工藝也開始了現代轉型。這一轉型一直在精研傳統的繼承和與時俱進的開拓中前進,新中國的成立,加快了轉型的步伐;新時期以來改革開放的新機,為紫砂藝術的崛起鋪平了道路。
呂俊杰是新時期紫砂藝術領域富于創造精神的青年一代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出生在父親是工藝美術大師的紫砂世家,開始師從父親呂堯臣,后求學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接著畢業于新加坡南洋藝術學校。特殊的經歷,使他不僅具有紫砂家學的根底,傳統文化的熏染,而且通過國內外的學校教育,了解了當代的設計藝術、當代的陶藝,了解了西方的現代和后現代藝術的理念,隨后走上了在融通中開拓創新的道路。
他早已不是以傳承紫砂絕藝為能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也早已不是有傳統文化素養和創造能力的紫砂工藝美術師,而是以紫砂為媒體探索陶藝創作的藝術家。他有著比前人更開闊的國際視野,有現代人才有的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有在傳統基礎上借鑒西方藝術的包容心態,有超越陶壺而開拓紫砂藝術世界的雄心壯志,有著在紫砂藝術中吸收新機表現精神世界的自覺。
雖然,他的創作大體還是紫砂茗壺,也還沒有徹底脫離茶具功能的陶藝,然而卻善于在掌握材質、工藝、語言方式的條件下,在靈活借鑒傳統器形款式的基礎上,尚神求意,充分利用具有繪畫性和雕塑性的生動鮮明的視覺因素,又憑借生活感受和遷想妙得構筑情景交融并且意在象外的意境,在天馬行空、神與物游的造鏡中,實現了造型美、工藝美、材質美、紋樣美和意境美的統一。
他有這樣一件作品,名為《秋色》,器形款式在“曼生十八式”的扁石壺與圓珠壺之間,然而沿著壺肩以下,是擁擠的浮萍升騰到水面,爭相吸收空氣和陽光。壺鈕則是蹲立的小鳥,享受著無盡的秋色。至于《天下糧倉》的壺與盞,既以糧囤、糧倉之形為主體創造新的款式,又以浮雕的藤草編織物為裝飾帶,體現了普世的人文關懷?!缎犯蚱屏斯に囂諌氐膶ΨQ,富于當代人喜聞樂見的平衡而不均齊之美。
如上所述,呂俊杰紫砂壺藝術的造境,表達了鮮活的生命感受、宇宙人生的哲思和獨立不倚的藝術個性。他的優秀的作品,可以說是諸多對立的統一:剛與柔、含蓄與利落,整體的宇宙感與細部的生命感,專精于跨界、典正與新奇,古意與今情、傳統與時尚、文人意境與當代氣息、工藝美術與純藝術、感性的情趣致與理性的哲思,大自然的生機和歷史積淀的智慧。
理論的自覺,是呂俊杰的成功秘訣。他的“實踐——深造——再實踐——再深造”的成長經歷,就是在不斷開闊視野接受最新信息中提高自覺性的過程。惟其如此,他非常善于學習傳統,而又不局限于古人的式樣,無論在器形款式上,在把手、壺嘴和蓋紐造型上、還是在器身裝飾上,都能夠從當代人的生活中,從歷史文化中,開拓創新源泉,吸取立象造鏡的源頭活水。
如果說,欣賞他的《牧童渡水》,仿佛看到碧波中浮出的水牛,特別是牛背上活潑可愛的兒童;那么《天隕》則把似乎是生命體的隕石組合成子母雞的形態,又以蛋狀和環狀的石子體現陰陽相生的哲理。如果說,《子非魚》與《高山流水》分別以擺尾魚的形態和介乎銅管樂器與楚文化漆器部件的形態,凸顯了哲思的智慧與知音的情誼;那么,《滿腹璣珠》又巧妙地借用了火鍋的造型與涮鍋的感受,取得了大俗大雅的諧趣效果。
呂俊杰還擅長借鑒西方觀念,豐富紫砂藝術的表現手段。最明顯的跡象是把呂氏絞泥技巧與西方的抽象主義有所結合,在器形的裝飾上取得了天趣自然的奇效,也為構筑多姿多彩的意境豐富了語匯。無論《江陵》的大江東去,一日千里,《天籟》的云霞變幻,一片神行,還是《海市蜃樓》的虛幻飄渺,惟恍惟惚,莫不如此。
當然,呂俊杰的紫砂陶壺藝術最動人之處,還是熱愛生活并從中發現新機的慧眼,是人文關懷的博大心胸,總而觀之,他的藝術有三化,一是哲思化:由器而道,壺中有宇宙;二是詩意化:由藝而文,器有詩書畫。三是生活化:由古而今,充滿生活情趣。如果和前輩比,他的藝術,來可以說更藝術化了,更文化化了。
《陰陽太極壺》上有一行題詩,詩曰:太極茗壺,亦道亦器。體合陰陽,詩凝紫玉。大智圓通,今情古意。絕藝哲思,天人合一。小小的一把壺卻蘊藏著廣博的道,觀賞者仿佛看到了造壺大師的藝術之道。呂俊杰的紫砂藝術開拓創新,有著更美好的未來。